社保:“人”的缺口怎么补?

作者(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日期: 

星期三, 2013, 十二月 4

文章标签: 

公开文章分类: 

       近日有媒体报道,今年累计中断缴社保的人数达3800万,引起舆论关注与热议。比起那些“钱”的缺口,“人”的缺口恐怕更难弥补。为何如此之多的人选择停止缴纳社保?这“用脚投票”的结果反映出哪些问题?社保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最需要的人”为何弃保?

        如果说“月存500元,养老不再靠国家”的观点只是一种宣泄,那么媒体报道的另一个数字则把有些残酷的现实推到人们面前——今年累计中断缴纳社保的人数达3800万。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的一成,显然并非小数目,这其中固然有已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参保人不愿再续缴,或由社会保险转投商业保险等因素。但在媒体的调查中,很多参保人不得已被迫中断社保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比如,对于那些流动性很高的务工人员来说,由于社保全国统筹并未实现,想要把社保从原工作地转出非常困难,那么他们在更换工作地时可能就选择中断缴纳,而且只能拿走个人账户里的钱,社会统筹的部分则“白白做了贡献”。有些“有预见”的流动务工人员索性提早选择停缴,以避免日后的麻烦。还有不少下岗失业者,往往没有经济能力继续维持缴纳社保;一些进入小企业“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由于有些用人单位擅自拒买社保,社保缴纳中断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有声音提出,以上这些人,本来是最需要社会保障的相对弱势群体,却难以享受社保福利,甚至被迫退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讽刺的现象。而中断社保后,也使这些人的养老问题堪忧,由于其抗风险能力较弱,断缴后潜藏的风险更大。另一方面,断缴者越多,无疑对社会养老机制的正常运转起到的影响就越大。

        社保 如何提升吸引力?

        以“人”为单位的缺口,往往比以“元”为单位的缺口更难弥补。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保,不但对社保体系良性运转的危害显而易见,更涉及太多人的养老保障水平。虽然断缴者各自情况不同,但归根结底,社保的“吸引力”不够强,应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缘由。

        一方面,社会缴费率仍然显得偏高。一般情况下,个人缴纳的社保额占到工资收入的8%,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有一定的经济负担。而另一方面,缴纳社保后,兑现也存在种种不便。15年的年限与区域统筹形成的隔断,这些因素都可能迫使那些本来收入有限或一直在流动的参保人放弃缴纳,甚至是简单地要求单位将社保折现为工资。此外,双轨制下参保人退休后待遇不等,以及社保资金短缺甚至是养老金账户“空账”、社保腐败案等种种负面消息,也难免对参保人造成影响。

        增强社保“吸引力”,应从多个环节入手:其一,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以改变社保体系对流动人群可能产生的驱逐效应。其二,加强劳动执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尽最大可能实现应保尽保。其三,提升社保管理水平和资金规模效应,不使其比定期存款的收益还低。其四,通过制度改革,将缴费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且退休待遇与缴费标准挂钩,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国民养老待遇和医保待遇的相对平等。

        公平带来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也就提升了吸引力,如此社保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稳定器”和“幸福加油站”。